最近明显感觉到,内地对( duì)于惊悚片的审查是越来( lái)越松了。
前有《死神来了 6》,后( hòu)有日本惊悚片《8 号出口》。
今( jīn)天要聊的也是一部惊悚( sǒng)电影,在本周在内地上映( yìng)——
《伊甸》

影片集结了裘德 · 洛( luò)、凡妮莎 · 柯比、安娜 · 德 · 阿玛( mǎ)斯、西德尼 · 斯维尼、丹尼尔( ěr) · 布鲁赫等一众实力演员( yuán),改编自上世纪 20 年代真实( shí)发生在厄瓜多尔加拉帕( pà)戈斯群岛弗洛雷亚纳岛( dǎo)上的事件。
讲述几批欧洲( zhōu)移民前来荒岛追寻乌托( tuō)邦,最终却陷入人性失控( kòng)与暴力冲突的故事。
电影( yǐng)虽属小众惊悚类型,却凭( píng)借其强烈的戏剧张力和( hé)对人性深处的挖掘,引起( qǐ)不少关注。

影片开场,德国( guó)哲学家弗里德里希 · 里特( tè)(裘德 · 洛 饰)与妻子朵拉 · 施( shī)特劳赫(凡妮莎 · 柯比 饰)因( yīn)厌倦资产阶级社会的虚( xū)矫与束缚,毅然离开欧洲( zhōu),来到无人居住的弗洛雷( léi)亚纳岛,试图建立一种与( yǔ)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 huó)。
里特每天写作、思考、冥想( xiǎng),朵拉则负责日常杂务,二( èr)人表面上过着返璞归真( zhēn)的生活,仿佛重现伊甸园( yuán)般的纯净状态。

然而好景( jǐng)不长,另一家人的到来打( dǎ)破了岛上的宁静。
海因茨( cí) · 维特默(丹尼尔 · 布鲁赫 饰( shì))带着怀孕的妻子玛格丽( lì)特和罹患肺结核的儿子( zi)哈里也来到这座小岛。
他( tā)们因经济窘迫前来投奔( bēn),并带来了相对充足的物( wù)资和工具,很快便在岛上( shàng)开辟出一个小型家园,种( zhǒng)植作物、打猎捕鱼,勉强维( wéi)持生计。

原本就资源有限( xiàn)的孤岛因新成员的加入( rù)而显得更加拥挤。
里特虽( suī)然表面上接受他们,内心( xīn)却充满排斥与不安。
他不( bù)断通过信件与欧洲的报( bào)纸和出版社保持联系,将( jiāng)自己的荒岛生活包装成( chéng)一种哲学实践,实则从未( wèi)真正摆脱对世俗认可与( yǔ)名誉的渴望。
而维特默一( yī)家的务实作风也与里特( tè)的理想主义格格不入,双( shuāng)方在共享资源、劳动分配( pèi)等问题上渐渐产生摩擦( cā)。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 dì)三组人的登岛——自称“男爵( jué)夫人”的艾洛伊丝(安娜 · 德( dé) · 阿玛斯 饰)带着两位情人( rén)高调现身,宣称自己已获( huò)得土地权,计划在此兴建( jiàn)豪华酒店。
她生活奢靡、行( xíng)为放荡,与岛上原有的俭( jiǎn)朴氛围形成强烈对比。
男( nán)爵夫人的到来不仅没有( yǒu)带来建设性的力量,反而( ér)加剧了资源消耗与人际( jì)矛盾。
她惯用美色与话术( shù)操纵他人,甚至指使手下( xià)去偷窃另两家的食物和( hé)工具。
岛上原本就脆弱的( de)平衡被彻底打破。

随着干( gàn)旱持续、作物歉收,物资匮( kuì)乏日益严重,人性的阴暗( àn)面也逐渐浮出水面。
里特( tè)口口声声强调素食主义( yì)与和平共处,却在饥饿与( yǔ)生存压力下开始破戒打( dǎ)猎,甚至暗中偷取维特默( mò)家的食物。
男爵夫人则更( gèng)加不择手段,试图以性换( huàn)取物资,失败后更是直接( jiē)强抢。
维特默一家原本最( zuì)为克制与努力,但在妻子( zi)玛格丽特临产之际,也因( yīn)担心资源被夺而变得敏( mǐn)感多疑。

影片的高潮发生( shēng)在玛格丽特分娩当晚。
羊( yáng)水破裂之际,她竟被一群( qún)野狗包围,丈夫和儿子却( què)在外狩猎未归。
她只能凭( píng)借一把铁叉和扫帚自卫( wèi),一边击退野狗,一边艰难( nán)地将孩子生下。
这一幕成( chéng)为全片最具张力与象征( zhēng)意义的场景——在极端环境( jìng)中,生命本能与母性意志( zhì)爆发出的力量,远比任何( hé)哲学宣言都更加真实。
然( rán)而这震撼的一幕并未带( dài)来转折性的希望,反而预( yù)示着更深的撕裂。

男爵夫( fū)人因不断侵犯他人利益( yì),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里特( tè)与海因茨联手设计将她( tā)与一名男宠杀害并埋尸( shī)荒野。
然而罪恶一旦开始( shǐ),便再难停止。
合力杀人之( zhī)后,两家人之间并未恢复( fù)信任,反而因猜忌与恐惧( jù)迅速对立。
里特变得越发( fā)偏执与控制狂,不仅对朵( duǒ)拉实施精神压迫,甚至动( dòng)手施暴。
朵拉在目睹丈夫( fū)的堕落与玛格丽特的挑( tiāo)拨之后,也逐渐萌生杀意( yì)。
最终她以毒鸡肉将里特( tè)害死,并伪造意外,独自离( lí)开了小岛。

片尾字幕交代( dài)了真实事件中人物的结( jié)局:朵拉后来出书讲述自( zì)己的版本,而玛格丽特则( zé)一直在岛上生活直至 96 岁( suì)高龄。
历史真相已成谜团( tuán),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 zhè)场乌托邦实验以彻底的( de)失败告终。
所有怀着理想( xiǎng)而来的人,要么丧命,要么( me)带着创伤离开,唯一留下( xià)的,也只是在孤独与荒芜( wú)中度过余生的幸存者。

电( diàn)影《伊甸》借由一场荒岛实( shí)验,揭示了人类一旦脱离( lí)社会约束与资源保障,其( qí)乌托邦梦想是多么容易( yì)崩塌。
影片中的三组人代( dài)表三种不同的逃离动机( jī):里特追求的是精神贵族( zú)式的自我实现,男爵夫人( rén)渴望的是无拘无束的纵( zòng)欲与统治,而维特默一家( jiā)则只是寻求一块安身立( lì)命之地。
尽管目的各异,他( tā)们却共同犯了一个错误( wù)——认为只要远离社会,就能( néng)摆脱人性中的贪婪、自私( sī)与占有欲。

然而真正的悲( bēi)剧不在于人性本恶,而在( zài)于他们未能意识到:伊甸( diān)园从来不是一个地点,而( ér)是一种状态。
它需要的不( bù)是地理上的隔绝,而是物( wù)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充足( zú)。
电影中的人物恰恰相反( fǎn),他们携带着世俗的欲望( wàng)、焦虑与未解决的创伤进( jìn)入荒岛,却误以为换个环( huán)境就能获得新生。
结果,非( fēi)但没有建成天堂,反而重( zhòng)现了人类最原始的丛林( lín)法则。

朗 · 霍华德通过冷静( jìng)甚至近乎残酷的叙事,提( tí)醒观众一个往往被忽视( shì)的真相:人类社会的形成( chéng)并非一种妥协或堕落,而( ér)是一种进化意义上的成( chéng)功。
我们通过制度、分工、合( hé)作与道德约束,才得以规( guī)避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的( de)脆弱与危险。
与其幻想逃( táo)离社会、重建乌托邦,不如( rú)承认人性的复杂与局限( xiàn),并在现实世界中通过科( kē)技、制度与文化不断优化( huà)我们的生活。
这不是认命( mìng),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勇气( qì)与智慧。

《伊甸》不是一部让( ràng)人舒适的电影,它没有提( tí)供希望的解方,也没有英( yīng)雄式的救赎。
但它透过一( yī)段被遗忘的历史碎片,让( ràng)我们看到自己在极端情( qíng)境下可能的模样。
它提醒( xǐng)我们,真正的理想国不在( zài)远方,而在我们如何对待( dài)彼此、如何共建规则、如何( hé)在欲望与节制之间找到( dào)平衡。
也许,这才是伊甸留( liú)给观众最珍贵的启示。